鏈輪刨削生產(chǎn)時(shí)的裝夾方法介紹:
利用該夾具修復舊鑲條(圖a)時(shí),采用以大鑲條改為小鑲條的方法。先用壓板7通過(guò)楔塊8將舊鑲條壓緊在夾具本體9的燕尾面內,在鑲條側面刨出寬3~ 4mm的倒角。然后將舊鑲條放人調節板10的燕尾面內,通過(guò)壓板11壓緊。使用時(shí),采用鋼尺5和百分表精確地調整工件的斜度。例如,所刨削鑲條的斜度為1:47,鑲條的大小厚度差為5mm,則可首先在鋼尺5上截取長(cháng)度47 x 5mm =235mm,松開(kāi)螺釘12調整調節螺釘3的高度,使百分表觸頭在調節板10的頂面上移動(dòng)235mm長(cháng)時(shí),讀數差為5mm。然后,固緊螺母12,即可刨削鑲條的斜面。斜面刨好后,將工件裝人本體9的另燕尾面內,通過(guò)壓板7和楔塊8壓緊,修刨兩側面至尺寸。
加工新鑲條(圖b)時(shí),取下調節板10,換上一尺寸相同帶直角面的調節板,工件刨成長(cháng)方形后,以上述相同的方法調整斜度創(chuàng )出一個(gè)斜面,然后,裝人本體的燕尾面內(圖4-57),分兩次刨出鑲條截面形狀成平行四邊形,并刨削兩側面至所要求尺寸。
使用圖4-63所示裝置,便能刨出合乎要求的工件,它比鉗工修銼,不僅能提高效率,更能保證質(zhì)量。圖中,轉臺1和主軸14用螺釘連接。在主軸的下端鑲有平鍵12與蝸輪10 (模數m=3.5、齒數Z=90)相連。因此,當蝸桿軸21旋轉時(shí),便通過(guò)蝸桿11 (模數m=3.5、單線(xiàn))而驅使蝸輪10 帶動(dòng)轉臺1回轉。由于蝸輪齒數Z=90,鏈輪蝸桿為單線(xiàn),所以,蝸桿11轉動(dòng)90轉時(shí),轉臺1轉動(dòng)1周。因此,如果蝸桿11旋轉一周的話(huà),轉臺1僅轉1/90轉,相當于轉了4°。螺套16和殼體3,以螺釘騎縫固定。螺桿15旋入螺套16中,螺桿15的下端緊鑲平鍵13,并于蝸輪4 (模數m=4、齒數Z=80)相連。這樣,當蝸輪軸24轉動(dòng)時(shí),便帶動(dòng)蝸輪4旋轉,從而使螺桿可以在螺套內垂直升降。在升降圈17的作用下,轉臺1也跟著(zhù)向上或向下運動(dòng)。
螺套16與螺桿15都是四線(xiàn)螺紋,螺距是10mm,所以,螺桿每轉動(dòng)一周,便升(降) 40mm。如果,蝸桿軸24旋轉40周時(shí),蝸輪4便轉一轉,那么,蝸桿軸24每轉-一周, 轉臺便升(降) 1mm。顯然,假使兩蝸桿同時(shí)旋轉,則每轉49恰好升lmm,設升降高度為H,弧線(xiàn)相應的角度為θ,用該裝置加工時(shí),它的速比關(guān)系應該是,H:θ=1:4, 即014H。根據戀個(gè)公式,如果加工圖4-62所示的螺旋斜面時(shí)(在44°的弧線(xiàn),刨成圖4-62中,(41 - 20) mm= 21mm 高的斜面),代人公式可得: 44/4x21 =44/84,即是說(shuō),在軸24上,裝上一個(gè)44齒的齒輪,軸21上裝一一個(gè)84齒鏈輪,中間裝上相當的連接齒輪,即可進(jìn)行加工了。在軸24上,裝有一組棘輪機構。通過(guò)杠桿連接在牛頭刨床上,以達到機動(dòng)進(jìn)給的目的(圖4-64)。在找正工件與刀具距離時(shí),可將中間連接齒輪脫開(kāi),使齒輪22、23不互相聯(lián)動(dòng)。然后,如果要使工件旋轉,可將手柄套人軸21的端部,旋轉手柄即可;如果要使工件升降,可將手柄套在軸24上旋轉。
做可使用該裝置時(shí),工件裝卡在轉臺1上必須校正,裝卡工件時(shí)一般可用錐孔定心夾具。刨刀刀尖應對準轉臺1中心,這樣才能加工出與內外徑相垂直的螺旋斜面。